「意識夾」的背后,有一個拿過紅點獎和 iF 獎的設計師

發布于 7個月前 by 掌門人

掌門人 LV1

山西省|太原市|

找Ta做項目 收藏

?

如果你經常通過微信公眾號獲取設計資訊的話,可能聽說過「意識夾」這個公眾號。

致力于成為「設計師的移動資料庫」的它,在成立的兩年多時間里迅速成長為一個提供文字和音頻內容的綜合設計內容媒體。?

在「意識夾」的創始人中,有這樣一名優秀的工業設計師。他參與設計的作品曾分別在?2012?年和?2015?年獲得了紅點獎和?iF?設計獎。

然而,在取得這樣令人羨慕的成績后,他卻放棄工作,重新回到校園,遠赴美國留學。

今天,51design?有幸邀請到了他,「意識夾」的聯合創始人馬小東,來和我們聊聊關于他的故事。





?51design?對話馬小東?

Q = 51design

A =?馬小東

?

Q:請先介紹一下你自己吧。?

A:我的名字是馬小東,是一名工業設計師。目前在美國加州藝術學院就讀工業設計研究生?(MFA),同時擔任兼職助教的工作。我本科就讀于南京藝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畢業后,在?WILDDESIGN Shanghai?工作了?2?年,然后我選擇了出國留學。

?

▲榮獲?2012?年紅點獎的?45?度門閂,馬小東參與設計

?

Q:你為什么會選擇成為一名工業設計師呢??

A:我自己總結起來有三個原因。首先是我家里從事制造業。受到家里的影響,我從小對工藝常識和工具的使用比較了解,對機械和工業化產品情有獨鐘。其次,我初中的時候學過一年多的木工制作,在學習的過程里,我被材料本身的觸感和物件之間巧妙的拼接結構深深吸引。另外,高三的時候,我聽過一個「打雞血」的工業設計啟蒙講座,給我很大觸動。我聽完講座以后第一感覺是工業設計師無所不能,可以做出摸得著用得到的東西來改變世界。同時,看到別人使用自己參與的設計作品,也會有極大的滿足感。于是,我決定在高考結束后報考了南京藝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學習成為一名工業設計師。?

?

Q:在本科學習的時候,你最喜歡哪門課?你覺得自己在大學的時候有什么遺憾?如果有機會再來一次,你覺得哪些地方你可以做得更好??

A:我對所有需要做實物模型的課程都感興趣。說到原因,應該是因為很享受將自己的概念變成實物,以及拿著實物模型和別人一起深化方案的過程。其次,每一次做實物模型,我都可以嘗試不同的材料,所以每次收獲會很多。

再上一次本科的話,我會把大一大二的時間專心練習設計技能(手繪,建模,軟件等),大三大四開始找產品設計相關的公司實習,積累經驗。在我本科的時候,因為學校硬件條件有限,所以把大部分時間都投入在了概念設計和設計比賽上。雖然每次的結果都不錯,但是作品都停留在概念階段(或者叫效果圖階段),不成熟也不深入還很浮躁。已經違背了當時選擇這個專業的初衷:做出看得見摸得著的產品。所以如果回到本科,我會花更多的時間提高自己的實戰經驗,做出些成熟落地的作品。

?

▲榮獲?2015?年?iF?設計獎的美容儀,馬小東參與設計

?

Q:畢業后你直接選擇了工作,能談談自己的工作經歷嗎??

A:大四的寒假我在上海?ARK Design?實習過4個月。當時公司剛起步,租了一件上海標準的小洋房,公司一共?7、8?個人,做工業設計項目的就更少了,只有我和當時帶我的總監?Andrew(他是前德國?frog?的創意總監)兩個人。從他身上我見識到了一個專業的設計師該有的樣子。他對最尋常的東西都要堅持刨根究底,這一點對我影響很大??飚厴I的那一年(2013?年),正好是國內交互設計剛開始火的那一年。學校的同學都在談論以后是做工業設計還是交互設計。剛開始我也有過動搖,但是這段短短?4?個月的實習經歷,給了我繼續在工業設計上鉆牛角尖的動力。

畢業后,我去了?WILDDESIGN Shanghai。這是一家德國設計公司在上海的分公司,同事來自各個國家,這種多文化雜糅的工作環境使我獲益匪淺。公司的工作流程非常嚴謹,我學到了一個成熟的設計師如何和不同的人(甚至是跨學科的人)交流合作。也正是在公司?2?年的工作經歷,讓我越發覺得自己不懂的還很多(只能說世界變得太快),從而萌發了出國讀研的想法。

?

▲相冊手機,榮獲?DESAY?第二屆老年手機設計大獎及最佳關愛紀念獎

?

Q:你談到你所在的公司的工作流程非常嚴謹,能詳細談一談嗎??

A:工作流程里有很多細節,但是最重要的一個是——學會和別人分享信息。例如,工作中最基礎的一件小事——文件的名字一定要規范。因為你在工作中做的東西是項目的一部分,隊友需要能最有效率地在服務器中找到信息。其次,方案的任何改動都需要和隊友分享,以免浪費人力。再次,要學會問問題,問的越多,越能找到設計中的突破口和機會,經常提醒自己切忌「自以為懂了」這種狀態。

?

▲可以單手使用的車用杯

?

Q:你覺得你在這份工作中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A:我覺得首先是學會了跟不同國家的設計師交流合作的方式,這得益于我的公司有著多文化的工作環境和團隊。?

另外,我工作以后更善于聽取客戶的想法,辯證的分析客戶的需求。對于司空見慣的東西要問「為什么是這樣,而不是那樣」,不要敷衍自己說「因為這一直是這樣。所以這樣」。?

還有,和本科實習的時候做項目不同的是,國外設計公司經常引導客戶做選擇,占主動位置。它們注重產品草模的試用和客戶反饋,這種技術高效的溝通工作方式的結果就是很少需要改稿。

?

▲以竹子為靈感設計的水龍頭

?

Q:「意識夾」也是在那個時候開始做的,你當時為什么想到要做這樣一個公眾號??

A:剛開始工作的時候發現設計圈其實很小,所以想創建一個機會和盡量多的同行交流,于是和朋友辦了這個平臺。所以剛開始并沒什么高大上的初衷什么的,就是愛好而已。在做公眾號的過程中遇到很多有意思的人和機會,自己也充實了很多。

?

▲為南京藝術學院設計的校慶紀念品

?

Q:你在工作了兩年以后,放棄了繼續工作而選擇出國留學,是什么樣的原因讓你做了這個決定??

A:我出國留學的動力,主要是發現世界變得太快。畢業后的?2?年里,越發覺得自己還年輕,還沒有到找一個穩定工作安穩度日的年紀。其次,我也很喜歡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一起工作,因為他們往往會從一個你覺得陌生的角度看待事物,結果也常常是驚喜。

?

▲鵝卵石造型的暖手寶

?

Q:通過你這一段時間的學習,你覺得國外的設計學校和國內有什么區別呢?你有什么新的體會嗎??

A:首先是設施上,我們學校工房的設備很齊全,這對設計很重要。因為專業的工具是創造的前提,一個用專業工具做出來的高保真模型可以更準確的傳達你的概念和想法。?

其次,國外的研究生學術背景真的天差地別,同學中有學金融的,有學化工的,還有工程師背景出身的(有種名畫《雅典學院》中的情景浮現)。每一個人看待設計主題的角度都不一樣,甚至跨學科的人看問題的角度會更新鮮有深度。?

如果說體會的話,那就是設計師一定要學好英語。因為設計最重要的是「溝通和交流」。之前總監和我說過如果你只懂得一門語言,你的靈感和機會就有了邊界和局限。但是如果你學會了英語,這個邊界就消失了,因為地球是圓的。

?

▲榮獲?2012?年紅點獎的兒童路燈,馬小東參與設計




?

撰稿:劉昕宇?

ABOUT:劉昕宇

I want to put a ding in the universe.





?

聯系合作

51Design致力于打造一個最全面的設計師合作、推廣、展示平臺,有投稿或其它合作意向請致電181-1640-7169或發送郵件至media@51design.com。

我們會對來信進行認真的審閱,并盡快與您取得聯系。



留言板(0)


您好,登錄后才可以留言!

聆聽全球設計發聲

資訊 / 觀點 / 人物
你想要的設計干貨都在這里

合作與咨詢

138-1892-6987
media@51design.com

關注微信公眾號
色综合久久五月色婷婷 - 视频 - 在线观看 - 电影影院 - 品赏网